专注品质,追求卓越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阀领域,具体为防爆透气阀目前在机动车的电池包上通常会采用防爆阀用于平衡电池包内外的气压差,但是,目前采用的防爆阀大多数采用顶针的设计,当电池包的压力突然增大时,由顶针刺破膜纸,把压力迅速排出,防爆阀采用顶针泄压的设置,整体的泄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防爆阀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泄压后就需要更换新的防爆阀,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多次使用的防爆透气阀。 一种防爆透气阀,包括:弹性密封盖、主体、透气膜、连接柱,密封圈和底盖;所述弹性密封盖固定卡接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具有圆筒;所述透气膜焊接在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靠近所述透气膜的一端,所述连接柱卡接于所述主体圆筒的内层上,所述底盖卡接于所述主体圆筒的外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爆透气阀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盖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透气膜的一端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柱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连接柱过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上具有圆柱形凸起,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圆柱形凸起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为中空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盖和所述主体为一体注塑成型设计。 上述防爆透气阀,当电池包里面的气压较小时,通过透气膜来调节阀体内外的压力,产品起到防水透气的作用;当电池包内的气压突然增加时,气压把弹性密封盖的边缘顶起,通过密封盖和主体之间的空隙完成快速泄压,当气压减小时,被顶起的弹性密封盖重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阻止外界氧气进入,通过上述的泄压方式,使防爆透气阀可以循环多次使用,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爆透气阀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爆透气阀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爆透气阀的剖视图。 如附图中所示:弹性密封盖10、主体11、透气膜12、连接柱13,密封圈14、底盖15、弹性件16、圆筒111、圆柱形凸起1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爆透气阀,包括:弹性密封盖10、主体11、透气膜12、连接柱13,密封圈14和底盖15;所述弹性密封盖10固定卡接在所述主体11的一端,所述主体11的另一端具有圆筒111;所述透气膜12焊接在所述连接柱13靠近所述主体11的一端,所述密封圈14套设于所述连接柱13上靠近所述透气膜12的一端,所述连接柱13卡接于所述主体11圆筒111的内层上,所述底盖15卡接于所述主体11圆筒111的外层上。 将防爆透气阀安装在电池包上,当电池包内压力较小时,气体依次通过底盖15上的小孔、连接柱13上的通孔、透气膜12、主体11上的圆筒(111)和弹性密封盖10上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保持电池包内外的压力平衡;当电池包内的压力突然增加时,气体依次通过底盖15上的小孔、连接柱13上的通孔、透气膜12、主体11上的圆筒(111)和弹性密封盖10上的气孔泄压的同时,气体把弹性密封盖10与主体11连接的边缘顶起,使气压从弹性密封盖10与主体11之间的缝隙把气体排出;当气压减小时,被顶起的弹性密封盖10重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这样,当电池包里面的气压较小时,通过透气膜12来调节阀体内外的压力,产品起到防水透气的作用;当电池包内的气压突然增加时,气压把弹性密封盖10的边缘顶起,通过密封盖10和主体11之间的空隙完成快速泄压,当气压减小时,被顶起的弹性密封盖10重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阻止外界氧气进入,通过上述的泄压方式,使防爆透气阀可以循环多次使用,节约了成本。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防爆透气阀还包括弹性件16,所述弹性件16的一端与所述底盖15相抵接,另一端与连接柱13远离透气膜12的一端相抵持。 当检测电池包是否漏气时,气管接头穿过弹性密封盖10和主体11,进而顶住连接柱13,使连接柱13向底盖15方向移动,压缩弹性件16使之产生形变,从气管接头处注入气体,气体除了经过连接柱13、底盖15的方向进入电池包外,还通过主体11与连接柱13之间的空隙进行电池包中,检测电池包是否漏气,检测完毕后,拔出气管接头,弹性件16恢复原来形状,使连接柱13通过密封圈14重新卡接于主体11圆筒111的内层上,使防爆透气阀重新密封。 这样,气管接头通过密封盖10和主体11,进而顶住连接柱13向底盖15方向移动,通过气管接头对电池包进行充气时,可以使检测气体通过不同渠道进入电池包中,达到快速充气的目的,进而可以快速对电池包进行漏气进行检测,使防爆透气阀的功能更加强大,适用性更加广泛。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为了使连接柱13与密封圈14更好的固定,密封圈14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柱13的形状相适配,密封圈14与连接柱13过盈连接。 这样,密封圈14与连接柱13过盈连接,使连接柱13的一端牢牢卡接在密封圈14上,不易脱落,在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时,不会因为弹性件16的伸缩,进而带动连接柱13上下移动,而使密封圈14从连接柱13上脱落,保证了整个阀体的长期正常使用。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为了使弹性件16更好的固定,底盖15上具有圆柱形凸起151,弹性件16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圆柱形凸起151上。 当检测电池包是否漏气时,气管接头穿过弹性密封盖10和主体11,进而顶住连接柱13,使连接柱13向底盖15方向移动,弹性件16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圆柱形凸起151上,压缩弹性件16使之产生形变,,从气管接头处注入气体,气体除了经过连接柱13、底盖15的方向进入电池包外,还通过主体11与连接柱13之间的空隙进行电池包中,检测电池包是否漏气,检测完毕后,拔出气管接头,弹性件16恢复原来形状,使连接柱13通过密封圈14重新卡接于主体11圆筒111的内层上,使防爆透气阀重新密封。 这样,弹性件16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圆柱形凸起151上,在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时,不会因为弹性件16的伸缩导致弹性件16的位置的移动,使防爆透气阀保持持续稳定的工作。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电池包和外界的气体交换,所述主体11为中空结构。 这样,既方便了在气压较小时,通过透气膜12进行气体交换,保持电池包内外压力平衡,又在需要检测电池包气密性时,使气管接头可以穿过主体11到达连接柱13的顶端。 进一步地,为了使弹性密封盖10和主体11更好的连接,弹性密封盖10和主体11为一体注塑成型设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上一篇防水透气阀(呼吸器)下一篇防爆阀原理: |